查看原文
其他

教书育人:把爱变成看得见——我的课堂和我的学生

史金霞 体验大地 2019-10-12

教书育人:把爱变成看得见

——我的课堂和我的学生

史金霞

当你工作的时候,你是一把笛子,经由它的心,把时光的呢喃变成音乐。藉由劳动来爱生命,是与生命最内在的秘密进行亲昵,所有的工作都是空洞的,除非有爱。因为工作就是,把爱变成看得见。

——纪伯伦

捧一颗心,在手上

“期中考试后分了班,我有幸成为了史老师的学生。第一次见她就在分班后的第一天下午。刚刚分班,心里总是有些难受,因为我们就像插班生一样,把以前这个班学文的同学的位置填补上。面对周围陌生的眼光,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语文课到了,史老师在同学们的期待中走进了教室,而这一节课后,我也知道了为什么大家每天都那么期待着语文课。她没有立即讲课而是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她搬家的故事,故事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通过故事告诉我们这几个‘插班生’的那句话:‘这就是我的家,既来之,则安之,我爱我的家!’我的心一下子变得很暖和,在我最寒冷的时候,她轻轻地将一缕阳光洒在我身上,帮我驱走寒冷,让我在温暖中成长。我现在还记得史老师微笑着注视着我的目光,那么温暖那么亲切,而那时候,她还不知道我的名字……”

这是2004年,正在读高一的学生董子烨的回忆,她所说的故事,发生在当初学校集资建家属楼之时。

故事很简单,两分钟就能讲完:

分楼层时,二三楼的住户一起抓阄,我想要三楼,同事小王想要二楼,我们俩事先约定,一旦彼此抓到的楼层正相反,就互换一下。果然,她抓到了三楼,我抓到了二楼。抓完阄,怎么办?我们彼此会意地一笑说,先领钥匙去看房吧。我们取了钥匙去看房,看完房,俩人会面,不约而同说的话竟然是:“还换吗?不换了!”因为,当我们拿到钥匙那一刻,当我们打开房门那一瞬间,我们手里的那把钥匙,仿佛给了我们温暖,我们面对的那房间,仿佛在向我们传递着情意,那就是“家”的感觉!这就是我的家,虽然当初不是我的心愿,可是看见了它,却对它产生了情感,既来之则安之,我爱我的家,我要建设我的家!

之所以在那分班后的第一课,会讲这个搬家的故事,因为每一个学生,对我而言,都很重要。我希望,这一个小故事,能够给他们一点点帮助,至少让他们多少年以后,回想起来,在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上,作为他们的老师和朋友,我曾和他们在一起,我曾经关注过他们的心灵。他们并不是孤单一个人。

一个教师是否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教师,首先取决于他的学生观,如果,在教师的头脑里,学生只是一个数字代码的话,他无论如何教育不出真正的人。

记得2004年带高一时,有个名叫牙亚萌的女孩子,她有一双弯弯的小眯眯眼睛和一颗敏感脆弱的心灵,那时,班主任常抱怨她多么难缠不讲理,甚至连她家人也头痛。可她是个多么可爱的孩子啊——

“从小到大我从来都是将‘战争’的痛苦埋在心里,从不向任何人诉说。意外的是,语文老师竟主动找我谈话。坐在办公室里,开始我是那么拘谨。要知道,这是第一次有老师主动找我谈话。在谈话中,我发现她对我那篇七八页的随笔记得是那么详细,分析得是那么透彻,连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她都能提起来,告诉我那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个眼神所表达出的感情。我很受感动,在这里,第一次有人愿意读我,原意帮助我,而且是这么好的一个老师。

上了高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灵被净化了,可以说这是史老师的功劳。因为她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要爱国、要爱家,要爱所有人,要宽容、要奋斗、要为自己负责。我喜欢一个人是需要理由的,因为她和善,她美丽,她愿意为每个人付出,她有一种气度,一种常人难以达到的气度……”

就像孩子所写的那样,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成年人往往只根据孩子的表象就轻率定义,粗暴批评,却不去了解孩子的处境,走进孩子的心灵。简单化概念化,除了会进一步抑制和打击孩子,使双方更加隔膜沮丧之外,不会解决任何问题。

不要抱怨孩子,要倾听他们,把孩子当作孩子,当作丰富完整的人来看待,与之沟通交流,以心发现心,以火点燃火。

2010926日,我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她告诉我,夫妻二人因为对孩子周末在家的表现异常不满而对孩子大发雷霆,连他的作业都撕了,可是孩子虽然嘴上不再说什么,明显还是很反感。她说:“孩子最信任你了,请你跟他谈谈,他怎么能这样呢?”

这是我搞的一个亲情采访活动,让孩子和父母各填写一份问卷,互相采访交流,增进彼此了解。可这一家父母,却对孩子的答卷大发雷霆。根据经验,我就知道是父母过敏了,孩子心里一定很委屈。跟男孩子一交流,他说自己原本是跟父母开玩笑,搞笑一下,没想到会惹那么大麻烦。我一边告诉孩子要体谅父母,沟通注意方式,另一方面,跟家长连发了几条短信:

“走进孩子的心灵要慢慢来,而且,父母不妨倒一下带,回放一下自己青春期时的生活情景,回想一些自己的心灵成长史,人同此心,也许就不难理解孩子了。在某种程度上,孩子理解父母确实有些难度的,因为他们毕竟没有我们的生活体验,即使设身处地也难免隔岸观火。给他机会了解你们,也给自己机会去走进他的心灵。建议你们今后,火气上来时忍住不说话,暂时回避,至少等半小时以后再交流,可能效果会好些。最好是过一天以后,给双方一个缓冲反省的时间,父母的成熟冷静克制尊重,也同样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有时候,孩子其实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不是在批评你们,也是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在说,呵呵。我们一起努力吧!”

“是啊!有时火气上来就什么都忘记了,过后常常心生懊悔。看来理解孩子首先要冷静。感谢你这么用心地关心孩子!这是孩子的福音!确实如此。谨记!以后尽量克制,与孩子平等沟通。希望能经常得到您的指点!”

看到家长的回信,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一个月前,一个孩子在随笔里倾诉了自己的苦闷之后补充说:“老师你不用管这篇文章,就当作是被抑制了许久难得的发泄和任性好了,我很快就会变好的。”这种小心翼翼的表达,多么令人心疼!孩子们是被成年人无视成了习惯,被批评怕了啊,于是,我给她写道:“不用这么小心,你尽可以尽情尽性地抒写,我都能理解,我都愿意倾听,只要你愿意信任我。”

种一棵树,在课堂

“中文老师史老师。她让我了解了尊重、民主与爱国的真正含义。因为她,我真正爱上我自己的祖国与祖国的文化。——周天颖”

这个叫周天颖的孩子,今年选择了去美国读高中。而她初三时,每周跟我学两小时中文。面试时,她如此回答“你能说说对你影响最大的人吗”这个问题。

对我来说,这确实是最珍贵的礼物,最美好的回答。

让孩子爱上汉语,就先从语文课开始。

以诗歌教学为例,走进诗歌,必须先走近一个个诗人;走近诗人,必须先走进每个诗人所处的时代;而走进那一个个历史时代,除了诚挚之外,还需要客观理性和敬畏。当我和学生一起,带着虔敬的赤诚,走进一个个诗人那丰腴感人的生命中的时候,澎湃的心潮,滚烫的泪水,多元的解读,痛苦的追问,就如此,强大了我们的心灵。

不用说先秦散文两汉辞赋和唐诗宋词了,仅仅是现代诗歌教学,就需要多少丰沃的土壤。怎么能够忘记,当我给学生介绍谢泳先生在《血色闻一多》中所描述的那个青年写诗、中年潜心向学、为国呐喊,却终为政治所缠绕,最后在昆明被暗杀的悲壮的闻一多时,教室里那阒然无声的氛围,学生眼中那对历史真相的渴求与叩问?怎么能够忘记,当我们读罢《死水》、《一句话》、《太阳吟》、《发现》后再读他的《也许》他的《你莫怨我》他的《七子之歌》……心胸中翻滚着的激烈和哀伤?

还有徐志摩,怎能把他仅仅当作一个风流才子看待?当孩子们真正走近诗人的青春热血所浸透的那段岁月,当他们明了一个深受英美文化濡染的年轻知识分子带着满怀的激情和梦想回到祖国却一样的是幻灭彷徨的时候,再听到胡适说“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其中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汇合在一个人生命中,这是他的单纯信仰”的时候,他们必然能够从对“三角恋爱”的无聊的痴迷中抬起头来,专注凝视诗人透过诗句抛洒下的那一片无奈的热望和零落的梦!

一样的痛苦一样的幻灭,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性格,在闻一多,是“血色”,是“呕出一颗心来”的“血泪”“发现”,在徐志摩,则“悲情”,则“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亲之爱之,是以知之。对于穆旦,则尤为如此。了解了穆旦的生平,了解他的痛苦的生,他的悲凉的死;了解他的“最善于表达中国的知识分子的受折磨而又折磨人的心情”(王佐良语)的诗歌创作,还有他的“最好的诗人的译笔”(王小波语)所翻译的作品;了解他不为人知到“查良铮就是穆旦?”的可悲的过去,还有他“作为现代汉语诗歌最杰出的探险者、最有成就的实验者、最深刻复杂的致思者,愈来愈受到众多的人们的关注,他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渐渐得到确立”(曹元勇语)的现在。了解了这些,再读穆旦的诗,读他的《赞美》、《诗八章》、《春》、《智慧之歌》、《冬》、《停电以后》等力作,又焉能不用心去讽咏体会,又焉能不读出真味读出真情,又焉能不情动于衷形诸文字?

这样读诗,读出来的就不仅是韵律之美语言之风,作者的心魂必然将敲击读者的灵台,诗歌的神旨也必然能够打动读者的心神。而当学生们手捧起《血色闻一多》、《悲情徐志摩》、《唐诗杂论》、《志摩的诗》等书如醉如痴时,当我从他们的随笔摘评中读到孩子们的诗文与品读时,我更得以确信:在课堂结束的地方,教育才刚刚开始。

所谓“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我以为,就是教师要结合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通盘把握教材设置的基础上,自由而不任由,自主而非自专,大胆取舍,详略有度,弱水三千,取一瓢饮。从而,让有限的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让有限的教学素材,变幻无穷的教学魅力。

上师范时,所学专业名称为:汉语言文学教育。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有专业自觉。对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学,要有衷心的热爱,能沉入其中,发现她的美丽与绚烂,涵咏体会,以她的博大丰富浸濡自身,更需要有理性的反思,能跳出其外,承认她的丑陋与畸形,审视拷问,努力从因袭的沉疴中睁开双眼,迈步前进,哪怕步履艰难。

让一篇篇课文,成为一粒粒种子,生根,发芽,在日日递进的语文课堂上,长成一棵迎风沐雨的树,每一根枝桠都有生命的力量,每一片叶子都饱含情感的润泽,每一朵花都绽放个性的绚烂,每一颗果实都孕育着智性的丰盈。

展一片天,用理性

“当然,最难忘的还是语文课上一次又一次的震撼,一次又一次的感动。辛德勒名单,肖申克的救赎,卡廷惨案,太极旗飘扬,三鹿奶粉,疫苗乱象,地震逃生……如果不曾接触过这些,也许到现在我仍不知道应该用怎样一种眼光去审视这个世界,去判别接收到的信息,去做出人生中属于自己的重大选择,让自己能够更强大,更真实,更快乐,更有价值。人来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有幸,我能得到这么一次机会。”

写下这段文字的陆嘉伟同学,如今在四川大学读法律。有时,他会给我打个电话,说说他读哈耶克的感受,有时,他会给我发长长的短信,讲述他们“关于基层人大不作为的调查研究”活动的进展与困惑。交流最多的,总是最近又看了什么好电影,又发现了什么好书,又有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网上怎么议论,我们都有什么看法。

其实,像他这样的学生,每一届都会有很多。

“三年,我真的长大了许多,由小小的自我走了出来,除了自己外,关注了更多更广的世界,学会了理性的思考,学着以更健全的角度去看世界,放下偏激,放下麻木。他们不是别人,他们也是我们,这一切都与我们有关,这些话真的已经刻入我的骨髓中了,这些东西震荡着我的灵魂,这是我一生的财富。”(丁培培)

其实,他们也是我一生的财富。当他们已经离开学校,不再上我的语文课了,一旦遇到好的素材和新闻,第一个就会想我,犹记得,孙大午谈三农、连战来访大陆、李敖北大演讲甚至郭德刚德云社的演出盛况……这些东西,我都曾多次收到来自大学校园里的我的学生们为我搜集整理之后的一封封邮件,更不用说现在,一起听周云蓬和左小祖咒,品味艾未未的《此时此地》,看柴静的“面对面”,关注卢安克的去与留,评价韩寒的《1988》,谈论上海胶州路上铺满的白菊花。

孩子们,确实是一天天变化的。除了语文课本之外,网络是必不可少的途径。

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当下,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在内心深处仍然视网络为洪水猛兽。一方面,限制孩子接触网络,乃至千方百计对孩子屏蔽网络;另一方面,自己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虽然大部分人除了看新闻和炒股外,大概也不做其他。或许正因为自己所接触的网络,仅此而已,除了消磨时光之外,别无他用,所以才尽力想让孩子避免步自己后尘吧?

要让孩子学会利用网络,而不是被网络所缠绕,就必须还给孩子网络这片天。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打通语文课堂与世界的连接,走进历史、关注当下以及面向未来,恐怕没有比网络更方便更快捷更多元更开放更海量的媒介了,而因为这些因素,网络也最能够锻炼一个人的鉴别力理解力决断力思考力和意志力。语文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它需要思接千载目极八方,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搜集整合网络资源,爬罗剔抉,刮垢磨光,锤炼出来的,不仅是思维的硕果,还有心智的成熟,人格的健全。

200965日,一个名叫何丹笛的孩子,这样述说她藉由网络了解了世界后的感受:

“别人的快乐,别人的痛苦时不时地浮现在眼前。原以为地震只是四川人的灾难,原以为三鹿奶粉只是婴儿的毒品,可现在,它们一齐出现在我的天空中,让我再不能像以往,清晰地分辨出哪儿是我的天空,哪儿又是他们的天空。我感受到别人的痛苦,面对灾难,我也不敢再说,这只是他们的灾难,与我无关。我们的快乐和痛苦连成了一片。我不仅仅只关注自己,同时也在体会别人的生活。‘有人在世上某处死,无缘无故在某处死,看着我。’我想,这大概就是我们的关系吧。也许,天空本来就是一体的,被分割的只是单个的心灵,单个的世界。因为这一整个天空,我们才不孤独,看到别人的生活,也抚摸自己的生活。天空是我的,同时也是别人的。我们只有一个天空,我们息息相关。”

一个人真正的强大,绝不是因为他有强力,去仇恨,去拒绝,去破坏。恰恰相反,是因为他有柔弱温暖的一颗心,去热爱,去期待,去梦想,去创造。不管世界给了我们什么,我们的心里都要又温暖又坚强,多么艰难都会挺过去的。其实也没有多么伟大,挺住就是一切,用温暖和信心去挺住,并与生活达成和解。哪怕是在无边的黑夜的海上,只要在心里还收藏着阳光,依然可以拿出来取暖照亮。只有努力去爱,真诚地去爱,勇敢地去创造,世界才有能回馈我们以温暖和丰富。

经常会有同事说,我学生的作文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他们的作文没有程式化,没有假大空的套话,也没有浮华奢靡的词藻,有的是个性,是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我便会很自豪地笑笑说:“我就是一直致力于保护并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一个学生都长得像他自己啊!”有的老师,以学生长得越来越像他(她)而觉得成功,而我,是以学生越来长得越像他们自己而欣慰喜悦,作为教师,全部的幸福即在于此。

读书,看电影、观察生活,关注他人,探寻自身的职责,对他们而言,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自觉。世界,对他们是打开的,他们,对世界是充满热情的。热爱并思考,创造并执着。他们深知,我们所热爱的世界,就是这样的一个世界——不只是有温馨美好的一面,令人感动陶醉,也同时充满了欺诈丑陋野蛮,令人痛苦愤怒……我们就是爱着这样的世界,我们生在其中,惟有了解它的真相,我们才能用热爱,用智慧,用勇敢,努力使它变得更美好一点,而不是相反。

现在正在读高一的学生钱梦怡这样写道:

“其实我是渴望知道真相的,我想看清楚它们,就像老师说的,我们要爱真相,要有孩子一般的天真快乐,但不要像孩子那样无知。”

每每与这些孩子们交流,我都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更多一份虔诚。

开一扇窗,向世界

2007年开始,我将电影教学与语文课堂紧密结合了起来。

看什么?以教材为结合点,有机联系时事,构建主题单元。怎么看?每个月至少看一部经典故事片,一部纪录短片。

一朵具体的花,胜过千万句描述她的真理,举例说明吧。

在学习鲁迅的《春末闲谈》时,恰好学校纪念南京大屠杀而组织学生观看了《南京!南京!》,我于是给孩子们播放了姜文的《鬼子来了》与之互成镜像。如果《南京!南京!》让孩子们动容乃至惊悚,那么《鬼子来了》则一开始笑声不断,到最后,鸦雀无声,片子结束后,都静静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对鲁迅先生《春末闲谈》中“假使没有了头颅,却还能做服役和战争的机械,世上的情形就何等地醒目呵!”的感慨,也愈加痛感深刻。

当学习《肖邦的故园》时,学生发现自己的音乐素养匮乏到连文章都无法品味,终于意识到自己除了会哼唱流行歌曲,原来对于音乐一无所知。我就给他们播放了2005年法国金球奖最佳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通过音乐教师马修与那个被唤作“塘底”的寄宿学校的诸多问题儿童之间与音乐的故事,孩子们更进一步发现了音乐的魅力,发现了音乐之于生活的重要意义。

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适逢美国总统奥巴马竞选成功,于是,先播放了他的当选演讲短片,然后又播放了第7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Crash》(一般译作《撞车》),故事发生在洛杉矶,从一起撞车事件(Crash)出发,回顾了与这件事或有关或无关的人们几十个小时里的生活,这些人里有富庶的白人,也有贫穷的黑人,还有中国人阿拉伯人……影片让孩子们对于种族、融合、人性、生活、命运等等诸多问题,触目惊心,感慨深系。

20096月,适值纪念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跟孩子们一起观看第最佳外语片日本电影《入殓师》。影片从一名入殓师新手原大提琴师小林大悟的视角,观察各种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人,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对死亡的敬意,对生活的无限深情:每个人都会成为送别之人和被送别之人。它诉说着骨肉之情、夫妻之爱、朋友之义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在沉郁深缓的大提琴中,笑声泪影与凝思相伴,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又一次净化。

理解战争的残酷,对人的无情伤害,莫如一看韩国影片《太极旗飘扬》;领悟自我救赎的真谛可看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辛德勒名单》;面对体制化,寻求拯救与超越,《肖申克的救赎》必看不可;体认生活之现状,纪录片《高三》、德国影片《浪潮》、1991恺撒奖最佳外语片《春风化雨》不可不看;围绕生存与环境,爱与家园,自由与责任,可以将日本的纪录片《垃圾去大陆中国的炼金术》和第81《瓦力》一起观看;由自我走向他人,关注社会现实生活,那就看一看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李杨的《盲山》、杨紫烨的纪录片《颍州的孩子》、NHK(日本国家电视台)精心打造的系列电视纪录片《激流中国》里的《富人与农民工》……

一部杰出的电影,对孩子精神心灵的成长,丝毫不亚于一本经典著作。甚至,对大部分孩子而言,效果更显著,因为它更集中,更鲜明,更迅猛激烈地撞击人的心灵。

尤其是国外经典影片(比如奥斯卡影片),对人性的把握与剖析,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无论是镜头语言的表现力,还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无论是终极关怀,还是现实关注,从编剧到表演,从影像到音乐,无不是精神与视听的盛宴。孩子们浸淫其间,濡染熏陶,品鉴提升之外,精神日益澄明,智性亦被唤醒。那是因为,每一次观影前,必然有课堂上的蓄势铺垫激情引思,观影之后,还有一场思想的交锋,质疑问难,探讨交流,然后形诸文字,彼此融通。一部部影片与文本结合,与现实接轨,与心灵接壤,促进年轻的生命蓬勃生长:

“老师,您是否看到,电影结束后,学生都站起来向外走。事实上,那时,电影的音乐还在继续。而只有我们班这边,没有一个人离开。没有人组织,我们只是默默地坐着,等着。我想,这便是尊重。

其实,我想说,这是您教会我们的。

您常让我们看电影。我一直就会观察影片结束后您的表情和同学们的反应。我觉得起初您是失望的,因为我记得一开始看的几部影片,无论什么题材,无论悲伤或喜悦,我们总是在影片播放结尾音乐时乒乒乓乓搬椅子。那时,我们不知道去体悟一部电影,不知道尊重。后来,我们慢慢懂得了。因为每次您都是静静地站在那里或者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直到电影最后的字幕播放结束。

尤其是上一次看《入殓师》,影片结束时,没有一个人移动,没有发出一点声音,我们安静地坐着。我们该是懂了。实际上,从这学期以来,我就感觉到了大家的变化,也看到了您几次欣慰的表情。老师,谢谢您,您用文明教给我们文明,您用耐心等待我们成长。”

这段文字,记录了当时学校组织他们看《南京!南京!》时的情景,写下这文字的刘凯,如今已读大学,仍会不时跟我交流观影的感受。

同样已在大学读书的陶家骏,也曾这样深情地回忆:

“依旧记得,每次观看影片,你都是那句开场白:关门锁窗拉窗帘。总让我悲壮地以为你要造原子弹。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我们都在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大脑去装扮这个世界,也许渺小的我们不能像盘古那样改天换地,但是正如你说的:许许多多我们,就可以去推动这个社会改变,推动这个世界改变,为我们的后代们,为我们最可爱的孩子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当我写下这些文字,脑中全是你笑着指点我的影子,满满都是关爱,竟没有恨铁不成钢,其实你并不想我成钢,铁有什么不好,可以感受爱的温度。

夜深了,在灯光下写着,想着老师现在在做什么呢?该是陪女儿呼呼大睡吧,很羡慕她有这么善良的妈妈,她长大了也会像老师一样影响了许许多多人,一样懂得爱惜自己,爱护别人。

你目送我们远行的背影,或许,我们还将重逢。”

守一份拙,给精神

“人一生中会遇到许多老师。但绝大多数只是教我们知识,而很少有老师教育我们怎样对待生活、感情,怎样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从而锻炼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虽然这样的老师很少,但是,一辈子遇上这样一个老师也是幸福的。”(陈恺)

其实,做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也是幸福的。

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第一次去学校报到的情景。骑着单车,穿越三十里,山路两旁,玉米茂盛浓郁,结着饱满的果实,炎炎夏日中,骄傲地向行人展示自己的丰姿;知了不停地歌唱着,一声紧似一声,仿佛要抓住生命中最后的光阴,唱尽全部热情;古老的校园里,泡桐宽大的叶子,遮荫了一条甬路,树与树之间,月季绽放,热烈缤纷。羞涩的我,心怀忐忑,走进学校接待室……从19938月登上讲台,我已做了17年语文教师。当初那个对教育满腔热爱却很不安的小姑娘,已经成了一个十二岁女孩儿的母亲。17年间,从冀中的山区到县城,再越过长江到江苏,在苏南的小城张家港打拼三年,又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的星海实验中学。

17年,上下求索,实践,反思,追问,探究,对我所钟爱的语文教学,从未懈怠。

在教学理念上,不断追索,逐步返璞归真,先后提出 “十六字方针”(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加深素养,提高能力)、 “一少四多”(少做一些题、多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写一些文章、多锻炼一些能力)、“三个结合”( 阅读、鉴赏、写作三结合)和 “一个原点”(回归原点——教育、生活、人本身)的观点;在课堂操作模式上,不断突破过去,超越自我,先后探索了“语文实践活动”“专题探究分析”“网络影视平台”“文本案例研讨”等各种形式,并确立了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原则(理性、人性和主体性)。

17年,体制内外,大江南北,对教育的理解,日益全面,对她的热爱,与日俱增。

飘零转徙于生活之中,我总是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追寻一种状态,一种自我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不要害怕什么,这世上可供害怕的事太多了,你是害怕不完的。一想到生活的胁迫,就自动缴械投降,并且,会懦懦而有理地,圆睁着无辜的眼睛反问:你不信倒要试试看,他们的力气好大啊!这是多么卑贱的一种生活态度啊。生活的主动权应该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的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有多种可能。因为不完美我们才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先要接受其残缺与丑陋——哪个可能的生活是你最能够接受坚持走下去的,考虑好了,就去追求吧。

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在真正的教育和应试所需要的分数之间,我必须找到一个连接点。有间之中天地宽,得乎法者未其甘,守住自己精神的净土,应有不急之务,必有不得之失,须知去就之分,乃可获得自由。与其说教育者应该去培育一个怎样的人,毋宁说教育者应该追求自己做一个怎样的人。

教育,必须根植于实际的土壤,耐心地期待生长,而绝不能为功利的目的,“拼死拼活拼分数!”教育,必须深厚有担当,沉淀咀嚼,挺起脊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痼疾,不盲视不忘却不讳疾忌医,对整个世界的悲苦与灾难,不转身不闭眼不虚与委蛇;教育,必须充满生命力,活泼热情、充满挑战,离不开交锋而能求同存异,她绝不会高举“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虽远必诛”的大纛不遗余力去攻击所谓异端。宽容、平等、民主、自由、尊重、美好、热爱与创造,这些都是教育必不可少的元素;教育,必须是真实的,有勇气的,她必须能够连接教师和学生的心灵与思想,她必须能够启开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与智慧,她必须能够让师生在人的平等的层面上真正地达到“教学相长!”

这,就是我所理解并热爱的教育。我深信,坚韧,执著并且热爱,创造,总能做的更多走的更远生活的更快乐。

2010-12-14 14:29

《教师博览》2011年第4期“人物志”


此文,是五年前为《教师博览》(原创版)“人物志”栏目所写,关于语文教学,更多内容——

请阅2012年1月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不拘一格教语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